2017-09
來源: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 瀏覽次數:3432 日期:2017/9/5 10:08:00
《印刷業“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發布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我國印刷業由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益型的關鍵時期。為推動我國印刷業加快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不斷提高印刷供給質量和水平,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和關于編制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有關要求,編制本規劃。
印刷業“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形勢
(一)“十二五”時期的主要成就
1.產業規模繼續壯大。“十二五”期間,我國印刷業總產值由8677.1億元增長到11246.2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7.9%,整體規模居全球第二位,全國印刷企業總量為10.3萬家,從業人員317.6萬人。印刷對外加工貿易額達到865.2億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長27.2%。
2.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十二五”期間,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由2439家增加到3247家,產值占全行業的54.1%,全國已認定94家國家印刷示范企業;東部地區聚集升級、中西部地區承接梯度轉移的布局基本形成;出版物印刷保持穩定,包裝裝潢印刷快速發展,占總產值的比重已達到75%,高附加值印刷產品的比重逐步提高。
3.綠色印刷成效顯著。“十二五”期間,綠色印刷成為行業共識,標準體系初步建立,實施領域不斷拓展,檢測能力逐步提高,市場倒逼機制初步形成。中央和地方財政扶持資金發揮了杠桿引導作用。近千家企業獲得綠色印刷認證,部分企業主動實施清潔生產,12億冊中小學教科書實現綠色印刷全覆蓋,印刷從業者的工作環境得到改善。
4.內生動力得到增強。“十二五”期間,我國印刷業技術裝備水平持續提高,全國CTP裝機量超過1萬臺,數字印刷機裝機量接近9000臺。傳統印刷加快轉型升級,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涌現,印刷與文化、服務等領域加快融合發展,印刷電子商務平臺超過300個。教育培訓機制逐步完善,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升,印刷技能達到較高水平。
5.市場環境更加成熟。“十二五”期間,我國印刷業法規制度進一步完善,政府部門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發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推動了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和行業自律。標準質量體系基本建立,寬進嚴管、依法經營、產品環保、踐行標準、科學管理、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集約程度仍然不高。生產資源配置效率較低,散濫問題仍然較為突出,中低端產能明顯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企業價格競爭激烈。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數量占比仍然較低,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標志性骨干企業。
2.新的發展動力尚需培育。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重大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項目缺少投入,印刷裝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高;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還無法充分滿足社會需求;融合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新引擎尚未形成。
3.綠色發展機制有待完善。綠色印刷實施流程標準、制度體系有待完善,印刷產品環保質量不穩定,企業實施綠色印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待提高,綠色印刷領域需要進一步擴大,產業鏈協同發展亟待加強,特別是加快源頭治理。
4.綜合管理水平相對粗放。大部分企業管理粗放,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精益生產,技術管理、供應鏈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和人員管理等需要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缺乏協調,政府部門需要提高信息化監管水平。
5.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人才流失、招工難等問題比較普遍,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缺口較大。企業擴大生產和融合轉型過程中缺乏管理、技術、金融、貿易、IT等專業人才。印刷業的社會認可度和職業榮譽感有待提高。
(三)“十三五”時期印刷業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持續深入推動印刷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從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邁進的關鍵五年。隨著全球經濟艱難復蘇,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啟動再工業化戰略,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多種商業模式方興未艾,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傳統印刷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和客觀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著新挑戰和發展機遇。總體來看,我國印刷業的基本趨勢依然向好,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一是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印刷業作為提升商品品質的加工服務業,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將面對人們更多、更高端的消費新需求,迎來更高層次的發展機遇。
二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文化產業要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印刷業作為文化產業的主力軍,需要加快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由單一加工環節向細分領域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保障,實現持續發展。
三是新常態下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東、中、西部地區協調梯次發展,產生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為印刷業培育了不同層級的發展空間。
四是數字網絡技術裂變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中國制造2025”深入實施,推動傳統印刷業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為新需求、新模式、新流程的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撐。
五是深化對外開放,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密切兩岸四地交流合作,推動我國印刷業深度融入全球印刷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參與國際生產要素資源配置,為我國印刷業“走出去”帶來了新的機遇。
二、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加強政府宏觀引導,完善市場監督管理,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轉變發展方式,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增加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推動印刷業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傳統業態向新興業態升級,實現“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全面提升印刷業服務產業、服務群眾的供給質量和水平,向印刷強國邁進,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目標
在“十三五”期間,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推動我國印刷業加快“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實現由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的初步轉變。
1.規模持續擴大。“十三五”期間,我國印刷業產業規模與國民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實現持續擴大。到“十三五”期末,印刷業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位居世界前列,數字印刷、包裝印刷和新型印刷等領域保持較快發展,印刷對外加工貿易額穩步增長。
2.質量素質增強。“十三五”期間,我國印刷業的管理能力、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中低端過剩產能初步得到化解,技術裝備、產品工藝、節能環保和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印刷業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
3.區域協調發展。“十三五”期間,各區域協調發展,整個產業呈現出較強的韌性。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效應更加突出,長三角地區對外高端加工服務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承接產能梯度轉移的水平持續提高。
3.區域協調發展。“十三五”期間,各區域協調發展,整個產業呈現出較強的韌性。珠三角地區產業集群效應更加突出,長三角地區對外高端加工服務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承接產能梯度轉移的水平持續提高。
4.結構調整優化。“十三五”期間,國家印刷示范企業、中小特色印刷企業輻射引領能力進一步增強,產業集中度繼續提高。到“十三五”期末,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的產值占印刷總產值的60%以上,培育若干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印刷企業集團。
5.動力逐步轉換。“十三五”期間,印刷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顯著提高,并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到“十三五”期末,綠色印刷產值占印刷總產值的比重超過25%,數字印刷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智能印刷逐步推廣,培育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研發中心。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實現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
全面提升印刷業創新能力,打造產業持續發展新動力。加強印刷技術裝備、原輔材料和系統解決方案的科技研發與產業化應用。推廣綠色節能環保印刷技術、工藝、裝備和材料。推動數字印刷技術在按需出版、按需印刷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與普及。鼓勵印刷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融合發展。支持納米印刷等各類新材料和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印刷電子、3D打印、光子晶體制備等其他印刷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加快建立政產學研用一體的創新機制,支持各地建設創新研發中心,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著力培養印刷人才隊伍。
(二)堅持綠色發展道路,增強綠色印刷實效
繼續大力實施綠色印刷,提升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完善綠色印刷實施機制,積極融入國家綠色產品認證工作,發展市場化檢測認證。加快綠色印刷標準體系建設,按照“源頭削減和過程控制是重點、兼顧末端治理”的思路推動VOCs(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實施“綠色印刷推廣工程”,推動企業降成本、節能耗、減排放,制定綠色原輔材料產品目錄,鼓勵使用綠色材料和工藝,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印刷與出版等上游環節對接,擴大綠色印刷產品范圍和市場,形成市場倒逼機制,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綠色印刷宣傳周,廣泛宣傳綠色理念,支持綠色印刷對接交流活動。
(三)推動數字網絡化發展,提升智能化水平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加快傳統印刷數字化改造,推進印刷生產流程信息化和生產過程自動化。推廣MIS(管理信息系統)、ERP(企業資源規劃)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企業精細管理水平。推動印刷與射頻標簽、物聯網的結合,以出版物智能印刷為突破口,培育若干“智慧印廠示范項目”,加快智慧印廠建設。推動出版物印刷向按需印刷、個性印刷、多媒體融合轉型,推動包裝印刷向創意設計、個性定制、環保應用轉型,支持膠印、網印、柔印等印刷方式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加強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融合,扶持培育3-5家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印刷平臺。
(四)引導擴大產業生態圈,延伸跨界融合領域
實施“印刷跨界融合和新興業態培育工程”,推進印刷業融合發展。提高印刷業的科技含量和服務屬性比重,加深與信息技術、裝備制造和新型材料等的融合,實施產品結構戰略升級,由被動加工向主動服務轉變。鼓勵出版物印刷向按需印刷、數據管理、發行物流、書籍設計和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等延伸,支持傳統印刷向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品牌咨詢、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領域發展。加強印刷業與高端制造、信息電子等行業的聯系,推動印刷技術應用于可穿戴設備、柔性顯示器、光伏產品等領域。鼓勵印刷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五)提升示范特色影響力,促進輻射引領發展
開展“印刷企業分類評估引導”,加強對國家印刷示范企業的認定、考核和培育。實施示范企業提升計劃,搭建示范企業展示交流、技術創新、對接融資的服務平臺,積極向有關部門推薦示范企業在規模發展、融合轉型和“走出去”等方面的重大項目。鼓勵示范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集約發展,打造若干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品牌和龍頭企業。實施“中小特色印刷企業扶持計劃”,建設產業特色發展扶持平臺,支持中小特色印刷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培育產業發展新動力。推動印刷產業基地(園區)建設,充分發揮基地(園區)的規模效應,帶動和引領產業集約發展。
(六)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加快走出去步伐
充分發揮我國印刷業對發達國家的價格優勢和對發展中國家的質量比較優勢,促進印刷對外加工貿易創新發展。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提高國際競爭力。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國際印刷合作,鼓勵印刷設備器材走出去。支持兩岸四地印刷業交流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推動上海等自貿區的建設,提高印刷對外貿易便利化程度,搭建企業走出去和跨境并購平臺。支持舉辦中國國際全印展、綠色創意印刷展、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周、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等活動,建設印刷產品和服務國際貿易平臺。
(七)加強產業標準化建設,完善質量管理機制
深入推進印刷業標準化建設,建立更加靈活、多元的標準制定和推廣使用機制,發揮好標準的“準法規”作用。及時修訂不適應技術發展需要的標準,提高標準的適應性,滿足群眾和市場的新需求。培育發展團體標準。積極參與國際印刷標準制定,加快有關標準與國際接軌。修訂完善質量管理有關法規,加快制訂印刷品質量檢驗監督標準,構建較為完善的印刷產品質量監督檢測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品質量檢測活動,對優秀者予以表彰獎勵,對不合格者予以曝光和依法處理,提高全行業的質量意識和質量水平。
(八)完善監管服務機制,維護有序競爭環境
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完善市場監管服務機制。修訂《印刷業管理條例》、《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條件暫行規定》、《設立外商投資印刷企業暫行規定》等法規規章,建立印刷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并建設相應公示平臺,建設全國印刷委托書網上備案系統,完善印刷企業退出機制。推動京津冀地區建立“聯合審批、跨區監管”的新模式。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建立市場“黑名單”制度,保障健康有序的競爭環境。發揮行業協會的積極性,提高行業治理能力,完善行業治理體系。深化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之間的分工協作,推動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行業治理體系
加強對各級印刷管理部門的組織領導,發揮好政府和行業協會的作用,激發企業誠信自律和轉型創業的主動性。力爭建立中央到地方統籌規劃部署、管理部門政策支持、行業協會協調引導、印刷企業主動實踐的良好產業發展機制。強化對管理部門工作任務的監督、指導與考核,建立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制定規劃、調查研究、教育培訓、資格認證、誠信建設、信息咨詢、搭建交流平臺、參與產業基地(園區)建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監督管理效率
制訂和完善印刷業有關管理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快構建“寬進嚴管”的行業監管體制。加強依法行政,指導各地管理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定期開展行政執法培訓。不斷豐富監管手段,提高全行業監管能力,協調工商、公安等部門,加強對違法違規信息的公開和共享,實現“一處受罰、處處受限”。配合有關部門完善優化印刷業許可審批、金融支持、出口退稅等相關政策,為企業提供良好市場環境,為企業參加國際競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三)加強引導激勵,扶持企業轉型升級
加強對主要任務的政策引導和扶持,積極與財政、金融、稅務、發展和改革等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將印刷業發展納入到各項重大規劃中實施,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繼續支持一批綠色印刷產業示范項目,鼓勵實施數字化改造重點項目和示范項目。支持各地建設創新研發中心,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支持各地設立印刷業轉型升級發展專項資金。不斷提高示范企業“含金量”,支持建設中小特色印刷企業金融扶持平臺,充分發揮中國出版政府獎、畢昇印刷技術獎、職業技能大賽等獎項和活動的引導作用,完善產業發展激勵機制,培育產業集約發展、優質發展的動力。
(四)加強人才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加強印刷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建設,培養印刷工匠精神,培養行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重點抓好企業領導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支持開展國家印刷職業標準體系制定與建設工作,不斷完善與規范職業資質認定機制,加強印刷高級工、技師隊伍的培訓培養和職業鑒定。充分整合資源,加強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印刷企業、裝備制造企業、教育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工作。
合肥遠東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始建于1993年,2001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為“書刊印刷國家級定點企業”,于2006年10月搬遷至合肥廬陽經濟開發區。公司現有固定資產過億元,印前方正雕龍T8直接制版系統及...[更多]